2025年4月19日,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以下簡稱“華中師大一附中”)在校內隆重舉行了“數字人項目”發布會。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湛毅青、設計學院院長蔡新元等, 華中師大一附中黨委書記楊國紅、校長徐惠等全體班子成員出席發布會。發布會由華中師大一附中2007屆校友陳超主持。
AI數字人賦能教育創新,開啟跨學科育人新篇章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戰略目標,明確要求“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在此背景下,華中師大一附中主動擔當、率先破局,以“數智教育元年”為起點,開啟數字化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數字人項目”的二維原型由華中師大一附中2012屆校友李可為設計,在華中科技大學設計學院蔡新元教授團隊的AI黑科技加持下,變身憨態可掬的三維數字人,并接入DeepSeek大腦,煥發了數字新生。通過虛擬教師、個性化學習助手等形式,為學生提供沉浸式、交互式的學習體驗,構建AI學習助手,培養學生跨學科創新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與跨學科思維能力。
“數字技術不僅是工具,更是未來拔尖人才的核心素養。”華中師大一附中校長徐惠在項目啟動儀式上指出,“通過與華中科技大學合作,我們讓學生從高中階段就能接觸真實科研場景,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錘煉創新能力。此次“數字人”項目的落地,標志著兩校合作從“資源互通”邁向“智慧共創”,是大中小學人才一體化培養的里程碑式探索實踐。未來,我們也將進一步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構建“課程共建、師資共培、平臺共享”的育人共同體,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湛毅青指出:“華師一附中的“數字人”,依托我校設計學院蔡新元院長團隊的技術力量,通過多模態數據采集和深度學習算法,可通過精準分析實現個性化教學內容的動態生成。它幫助教師從重復性工作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學生的思維啟發和情感教育中。這一項目作為教育部“人工智能+教育”典型案例的延伸,不僅實現了人工智能技術在中學教育中的落地應用,為全國中小學AI教育提供可復制的華科大-華師一附中“雙高銜接”的范式。更重要的是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基礎,是高等教育向基礎教育延伸的一個創新樣本。”
在發布會現場,兩校領導共同揭幕了數字人的形象及命名,這個名為“華小一”的數字人可愛幽默,能實時語音對話,會講笑話、能答疑,連肢體動作和音效都充滿個性,還帶領現場觀眾共同游覽了他視角下的華師一校園。
在舞臺劇《你好,華小一!》的表演中,數字人“華小一”與學生實時互動,不僅為他們介紹了華中師大一附中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還能夠及時察覺學生情緒,借助歷屆校友的故事幫助學生走出考試失利的陰影,“華小一”甚至化身為最貼心的學習伙伴,為學生定制出個性化的學習方案。
在互動環節,作為“華一通”的“小一”充分展示了他的知識儲備和幽默豐富,從“學生食堂最受歡迎的飯菜是什么?”到“你在華師一附中最喜歡的校園角落是哪里?”再到“你作為華師一歷史上首位數字人此刻的心情如何?”介紹一下你將來在課堂上的功能?”,數字人全面且精彩的回答贏得了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據悉,“華小一”未來將出現在校園內更多地方,深入參與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成為校園文化建設中不可或缺的“智慧伙伴”。
學校聯動頂尖資源,打造人才一體化培養體系
此次“數字人項目”并不是華中師大一附中與華中科技大學的第一次合作,為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華中師大一附中與華中科技大學合作開設大中銜接課程,成立“一體化建設實驗區”。兩校邀請了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兼職教師,為學生帶來前沿的學術講座和實踐指導。同時,學生也有機會參與華中科技大學的科研項目,與高校師生共同開展研究,感受科研氛圍,培養科研興趣。
“把未來建在學校”,這一理念貫穿于華中師大一附中的辦學實踐。建設“3D打印實驗室”,與華中科技大學聯合建設“AI+機器人實驗室”,與武漢大學聯合建設“空天探測實驗室”,與武漢理工大學聯合建設“新材料與器件實驗室”,與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建設“光網絡實驗室”。今年,華中師大一附中還和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立“訊飛班”,和武漢大學合作成立“人工智能實驗班”,從多種方面培養科技人才。
華中師大一附中堅持“大中小”貫通式培養體系和“家校社”協同式育人體系,學校積極建立由國家基礎課程、學科實踐課程、綜合探究課程、啟航未來課程等四大類課程構成的五育并舉課程體系,整合社會、家庭、高校、校友等課程資源,形成了以光谷課程、院士課程、高校課程、校友講壇、博士講壇、大學文化周等為主要形式的課程群,例如,學校至今已經邀請了50多位院士來校講學,鼓勵學生了解學科前沿和學術新知。
今天,“數字人”的加入,讓“未來校園”再添新翼。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學生可以對話歷史、探索奧秘,在虛實交融中拓展認知邊界,培育面向未來的關鍵能力。
堅持“三位一體”育人觀念,培養未來世界的引領者
華中師大一附中一直致力于培養未來世界的引領者,2022年,學校《新時代普通高中拔尖創新人才一體化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榮獲“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截至目前,學校國際奧賽各學科共榮獲38枚金牌,涵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等五大學科,名列全國中學榜首。學生后續發展動力強勁,多人獲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沫若獎”等高校最高榮譽,多人代表高校榮獲國內外賽事冠軍。
從上世紀80年代首推“五·四零”方案,首建年級負責制,首提“把時間還給學生,把方法教給學生”的“兩把”理念,到90年代首開中學素質學分制先河,再到新時代背景下,學校提出并踐行“塑造強健身心、涵養卓越品格、培養關鍵能力”三位一體育人觀念,華中師大一附中始終走在教育改革前沿。此次與華中科技大學的深度合作,不僅是一次技術賦能教育的實踐,更是對“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的生動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