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凡爾納創作的“海底兩萬里”
曾經是很多人童年時
對海底世界的想象
“New Nature(新自然)”
帶來了一個全新的“海底世界”
“New Nature”是利用AI人工智能打造的一個數字生物樂園
由舊金山藝術家Marpi創作
在這個數字樂園里有各種奇形怪狀的“水生物”
這些“水生物”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產生不同的變幻,并且還可以與觀眾進行實時互動
當觀眾置身其中,仿佛身處一個由“外星生物組成的海底世界”。
“New Nature”現在正在華盛頓特區Artechouse展出。
展覽由4個部分組成:環幕投影、LED樹、交互式地毯和互動式數字容器。
展覽利用AI互動技術向我們展示了周圍生態系統的形成與消亡,引發人類對自然和生命新的思考。
可以看見隨著時代技術的前進,空間技術的應用也在一步步更新
并利用其技術引發人類思考,通過沉浸式的視聽體驗,結合AI、實時互動技術和美妙音樂,豐富探索我們的有機世界。
現場由三面LED屏組成的沉浸式環幕投影,不斷播放著形狀奇特的新式水下植物
感應器會捕捉現場體驗者的動作,并通過屏幕中畫面的變換進行互動
觀眾還可以下載專門為展覽開發的APP,通過手機與畫面互動。
LED樹
由LED屏組成的“數字之樹”豎立在展覽空間中
觀眾穿梭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座數字叢林。
交互式地毯
當觀眾踏上交互式地毯時
地面上原本靜態的畫面會跟隨觀眾腳步運動起來
在通過交互地毯的途中
觀眾仿佛踏著“數字水生物”前進。
互動式數字容器
13塊屏幕就像13個“數字容器”一般,里面生活著各種各樣形態的“外星水生物”
當觀眾站在“數字容器”前揮動手臂或作出抓取姿勢的同時,就會喚醒“容器”內的“生物”并與觀眾進行互動。
通過交互、聲音和視覺等組成的沉浸式視聽體驗,探索如何用科技來呈現自然,向我們提供了了解自然生態系統的新思路和方法。
通過動作感應硬件的人工互動驅動,會實時生成形成大小不同的昆蟲,植物,生物,風景,行星等圖像,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影像慢慢的變化和消亡。
而空間技術會如何變化發展,交互技術又如何作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多大的改變,我們都對未來充滿期待。
也許在未來,我們與朋友遠程虛擬見面,身邊的一切都可以和人發生互動,AR的應用讓你無論是逛菜場還是購物,你都能躺在家里足不出戶通過虛擬技術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