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是推進社會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的強大動力。濰坊市訴訟服務中心是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工作的重要平臺。為進一步深化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工作,濰坊市中級法院決定對全市訴訟服務中心進行改造升級,著力建成集訴訟服務、立案登記、訴訟服務、涉訴信訪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實現訴訟服務平臺從單一平面的銜接功能向多元立體服務功能的轉變。
上海金橋信息承接的濰坊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項目于今年5月底開工,該中心建筑面積為920平方米,由訴調指導中心、專職法官調解室、專業糾紛調解室、人民調解工作室、律師調解工作室、訴訟服務網、12368訴訟服務熱線工作區等組成。目前,該中心已經全部建設完成,并正式運行。
中心功能
訴訟服務中心主要承擔工作聯絡、管理指導、糾紛分流等職責,具有七大功能:
訴前分流功能
在立案大廳設有導訴臺和訴訟輔導室,對訴至法院的糾紛,首先進行訴前輔導。對適宜通過訴外方式解決的糾紛,進行訴前分流,積極引導當事人選擇訴外方式解決。
訴前調解功能
設置六大調解室,分別是律師調解室、住房及建設工程糾紛調解室、金融及保險類糾紛調解室、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室、交通事故糾紛調解室、行政征收補償類案件調解室,并由各類型化、專業化調解組織派駐法院的調解員、專業律師調解員、專職調解法官等對糾紛進行中立評估、訴前調解。
庭前調解功能
設置庭前會議室,對登記立案進入訴訟程序的案件,經承辦法官審查,認為適合庭前調解的,可于開庭前在庭前會議室進行證據交換或者召開庭前會議,以明確案件的爭議焦點和適用的法律,促成庭前調解。
速審功能
經訴前調解未能成功的案件,及時進行登記立案。對于事實清楚、爭議不大的案件,在答辯期滿后,快速審理、快速判決,以提高審判效率,及時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網上調解及審理功能
配備網絡調解室和網絡審判庭各一個,對于因故不能到庭或適宜網上調解和訴訟的當事人或證人,通過遠程鏈接方式,在線進行證據交換、發表意見。網絡調解方式的啟用,還能有效避免糾紛雙方當事人見面時的尷尬,防止矛盾激化,尤其適應青年群體對司法的新需求,成為信息時代促成案件調解的另一種有效方式。
指導考核功能
設有視頻指導中心,實現與全市各基層法院的視頻鏈接,對全市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運行情況進行指導、調度;依托“訴訟服務信息管理系統”,對全市法院訴前調解案件的分流、調處、司法確認等工作進行實時管理、監督和考核;對各行業調解員進行指導培訓,幫助其提高業務素質。
對接功能
與相關行政部門和組織建立訴訟服務指導小組,通過個案咨詢、聯席會議等方式進行溝通聯絡,形成有效互動,實現糾紛的多元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