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8-24 11:47:39
智慧農業大棚產業園運營方案,物聯網塑料大棚種植設計圖紙
興隆山下的“網紅”農莊:智慧農業推演傳奇 "數字現代農業智慧農業物聯網平臺規劃圖,5G+智慧農業大棚基地建設公司智慧農業、七全七美、智慧農業建設方案、智慧農業軟件公司
當漁業遇上物聯網,專業農業物聯網供應商哪家好?七全七美智能科技科技來告訴您
智能溫室大棚控制系統是針對于溫室大棚智能化種植管理提出的,該系統是以物聯網為基礎,應用農業物聯網傳感器作為支撐,在農業生產管理過程中,智能溫室大棚控制系統可以進行實時的環境參數采集,將光照、空氣溫濕度、氧化碳濃度、土壤溫濕度等采集到數據庫,并通過網絡將其傳輸到控制平臺。
重慶七全七美智能科技廠家直銷傳感器
智慧農業物聯網技術標準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地處4A景區興隆山腳下的李家莊,近一年來神話一樣迅速成為“網紅”,吸引了不少游客及農業專家“圍觀”。甘肅榆興智慧農業示范園區則是當中最大的“傳奇”:耕作從點種到采摘,整個農業生產通過一臺手機“搞定”;自動噴水、補充光照,農作物充分吸收大自然的營養,擺脫對化肥的依賴,成為真正的“綠色食品”;基于物聯網基礎上的“智慧農業”,全程記錄農產品的生產、成長過程,消費者點擊手機APP,即可全程“溯源”。
秋天是成熟收獲的季節,秋田采收結束,冬播農作物入土,許多農人準備著享受一年中最為悠閑的時光。在榆中縣李家莊村的甘肅榆興智慧農業示范園區,則依舊一片繁忙。
輕點手機搞生產 產品溯源價格翻幾番
10月19日一大早,農技員小金便準時進入園區一號大棚,他用手機輕輕一點,大棚上方的遮陽網徐徐上卷,一直到棚頂停了下來。此時,縷縷陽光斜射進大棚,掛滿露珠的黃瓜顯得格外鮮嫩。
日光溫室里,蟠桃、草莓、圣女果、小乳瓜列隊林立、整齊劃一。技術員打開手機上的APP輕輕一點,噴頭便自動打開,讓每一株植物雨露均沾、營養平衡。
“這是智能施肥灌溉系統,可以隨時保證蔬菜‘渴了有水喝,餓了有肥料’。”榆興生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建文指著隱藏在葉間花下的小儀器告訴記者。
榆興智慧農業示范園一號園區原是一片占地近400多畝廢棄的蔬菜大棚。2015年,李家莊村引進甘肅榆興農業和榆興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對廢棄物進行改良的基礎上,流轉附近土地380畝,建成集生態農業觀光、大棚果蔬種植、禽畜養殖、種苗繁育、凈菜加工等為一體的現代高效農業產業示范園。目前,一號園區已投入資金6000余萬,年產優質蔬菜10000噸,實現經濟效益3800萬元。
園區借助“智慧農業”大數據云平臺,24小時不間斷收集農作物生長信息,并實時反饋到園區總機電腦,技術員們則根據電腦信息,在手機上設定日照、溫度參數,一個人便可輕松掌控整個大棚的生產。
“智慧農業”改變的不僅僅是勞作方式。記者了解到,李家莊村榆興智慧農業示范園內,所有農作物均不使用化學肥料。銷售上,除了個性化定制、單品預訂外,通過“O2O+C2B”,利用線下體驗,線上消費相結合的模式,減少中間流通成本,極大地降低了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