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2-9 13:26:25
沙盤歷史:
據《后漢書·馬援列傳》記載,公元 32 年,漢光武帝劉秀想征討隴西(今甘肅東部一帶)的魄囂。可對西北地區地形地貌及魄囂兵力部署不是很了解,光武帝便找馬援了解。馬援本是隗囂的手下,被劉秀成功策反,收歸己用。馬援對隴西一帶的地理情況很熟悉,可那么大的西北,也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說清楚的,說了半天,光武帝也沒聽明白。馬援很是著急,回家后便召集幕僚商討該如何讓光武帝聽明白,可一時也沒人想到好辦法。
第二天,馬援早起練劍,偶然看見一群孩童在堆沙子,一個個沙包星羅棋布,上面還插著木棍,好像一個個軍營。馬援頓時感覺眼前一亮,他立刻回家,讓隨從打掃出東廂房,讓人找來一塊木板,再搬來幾袋沙土倒在木板上,然后憑記憶讓隨從開始堆沙堆,并用竹牌刻上字插在沙堆上,標明隗囂的軍事部署。三天后,一個與實地地形相似的模型便做成了。馬援把光武帝請到家里,對著模型為光武帝答疑解惑。光武帝這回聽明白了,非常高興地對隗囂說:“敵人全在我的眼中了!這個東西不錯,叫什么?”馬援一時語塞,靈機一動請光武帝給賜個名字。光武帝思考了一會,便對馬援說:“這是一個大木盤子,里面裝的是沙子,就叫沙盤吧。”馬援連忙叫好。一千七百多年后的1811 年,普魯士國王的軍事顧問馮·萊斯維茨,也采用了同樣的方法給威廉三世介紹戰場情況,只不過,他的這個沙盤較馬援的沙盤已有了很大的進步,完全是一個標準的、真實的戰場縮微模型。首先,用膠泥制作了一個比例為 1:2373 的精巧的戰場模型,模型布局與真實的戰場情況相差無幾。再次,這個模型不僅有山包,還用各種顏色把道路、河流、村莊和樹林表示出來。最后,還用小瓷塊把軍隊部署和武器裝備標了出來。
沙盤——早前多只用于軍事上,主要用來進行沙盤實戰模擬推演。沙盤實戰模擬推演跨越了實戰軍事演習高昂的成本障礙,使戰事變幻能夠在瞬間得以實現,極大地滿足了各國對于軍事教學和軍事研究中靈活性、針對性及有效性的要求,在現代軍事教學與研究中得到普遍運用。軍事沙盤誕生之初是作為一種戰爭推演工具,通過各方面情報在沙盤上的匯總,就可以清楚、直觀的了解敵我雙方的態勢,這樣就有利于將領在復雜的戰爭環境中理由有限的信息資源,結合地形地貌做出有效判斷與決策。近年來沙盤更是以它的無風險,低成本成為各國軍隊在實施重大戰略前的模擬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