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0592 身體慶典
PHYSICAL CELEBRATION
在數字時代里,碎片化閱讀與視覺體驗成為主流需求,新媒體藝術開放了大眾享用藝術的平等權利。科技與藝術結合獲得“前衛”與“高能”的表現。心臟作為個體的初始器官,制約著有機身體的分化。「身體慶典」將媒體藝術作品并置于心臟空間,通過血管進入跟隨血液流淌,關注自身暫時的注意力。在藝術家的協同下,不經意間調動著在場者身心跳動。偶入的觀眾通過各自觸知,獲取多元的語言,視聽感受并呼吸共鳴,以獲得更清晰的自我認知。
改變情緒的創作是藝術亙古不變的魅力,刺激情感潛能去擁抱不確定的未來。在歲末節日氣氛的碰撞下,CC0592 召喚觀眾具身體驗,共同慶典!
01. 邱宇 QIU YU
1986, 中央美術學院數碼媒體工作室
藝術家致力于從事新媒體藝術創作與研究。在創作中使用聲音,影像,裝置,表演等混合媒介結合新的科技手段探索科技媒介所蘊含的內在邏輯的語言關系和混合媒介影響下的身體感知。
邱宇,覺Sense,2018
尺寸可變Size Variable,交互裝置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此次參展《覺》作品在水滴滴落下的過程中,在場可見由攝影頭采集個體的模樣經過水的漣漪過濾而投影在墻面上所形成的影像,并在其中形成一種時間維度的變化。帶領觀眾回到生活本身,正如我們每個人都在生活中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帶著覺知去觀察自我,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抽離出來去重新審視這部以自己為主角的生活慶典。
02. 田曉磊 TIAN XIAOLEI
1982,中央美術學院數碼媒體專業
藝術家創作以人與科技關系為主題,感興趣這個時代快速迭代的不確定性,感興趣未來進化中科技與生命之間的關系,感興趣這個雜交時代所誕生出的新物種。他用藝術家的視角創造未來的世界標本,雜糅歷史,信仰,科技,身體,創造新的藝術體驗。作品包括影像及裝置、VR游戲、AR互動體驗、3D打印雕塑群、光柵立體畫等。此次藝術家帶來《神話》、《賽博格的秘密》等錄像及雕塑作品。
田曉磊,神話Myth,2018
尺寸可變Size Variable,錄像裝置Video Installation
《神話》系列作品是一個長期計劃,計劃創作70個人機結合的生命。藝術家設想TA們是下個時代肉體與機械結合的標本,人類通過外掛和內掛在演化上趨于多樣性和自主選擇性,人變成了多族群和多分支,最后成為地球上動物界唯一的多樣性生命。作品讓觀眾進入感知的精神疆域,體驗超越自我的神圣氛圍。
田曉磊,賽博格的秘密The Secret of Cyborg,2018
尺寸可變Size Variable,VR交互Interactive
通過一次《賽博格的秘密》人物游戲,TA們在虛擬世界中進行著一個狂歡。在場玩家戴上VR眼鏡,射擊人機復制裂變,即時進入虛擬世界慶典。
03. 吳玨輝 WU JUEHUI
1980,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
UFO媒體實驗室創始人;2010+ 清華大學神經工程實驗室駐留藝術家;2011 EPFL 瑞士聯邦理工學院駐留藝術家;2011 KHM 德國科隆媒體藝術學院訪問學者;2014 EYEBEAM 紐約藝術與技術中心駐留藝術家;創作軌跡呈現出跨界融合的多元面貌,涉及交互、生物、信息科技等范疇,其作品常以裝置、影像及劇場等形態呈現。近年來,著力探索藝術與科學、身體與媒體之間的“潛在接口”。
吳玨輝,電血袋E-Blood Bag,2017
尺寸可變Size Variable,交互裝置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如今,充電比輸液更緊迫。在視覺像素化的今天,我們的生命也逐步電子化。各種電子設備已經無形地寄生于我們的身體,成為身體和意識的延伸器官。電子器官對電能的依賴,猶如身體對血液的依賴一樣。及時充電尤為緊迫,否則你將缺失器官般殘疾。
04. 鄭弘昌 ZHENG HONGCHANG
1982, 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
第七屆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參展藝術家。作品主要的研究創作方向是新媒體影像裝置。影像裝置作品主要是影像作品如何與裝置作品結合,如何有準確的藝術語言和新的突破。針對這些問題不斷的深入研究,從而達到藝術創作的不斷創新與發展。
鄭宏昌,手風琴Accordion, 2017
45x70x50cm,影像裝置Video Installation
這組影像裝置作品,藝術家選用手風琴的貝斯部分與機械和數控機床結合,用另一種機械的方式來演奏貝斯,并將自己的身體通過3D掃描后打印出來替代自己的肉身。3D小人隨著貝斯與機械一起不停的循環運動,這些看似沒有關連的物品,當它們被投影在墻上時,所有的一切都被連在了一起,它們成為了一體。
這就像是生活中一 切,往往人們覺得他們沒有關系,但是,其實冥冥之中自有關系。3D 小人與貝斯是沒有關系的,當它們隨著機械轉動時,一個在不停運動一個在不停地發出聲音,兩者的結合又產生了另一個意義,人在循環中運動,無法逃出這種循環。
鄭宏昌,手風琴Accordion, 2017
45x70x50cm,影像裝置Video Installation
這件作品中,光影產生的奇幻的戲劇化的舞臺效果為作品乃至整個展覽空間都增添很多神秘。藝術家希望觀眾在觀看他的作品時能夠成為“雙重旁觀者”,第一次旁觀是觀看微縮的藝術家的3D身體,而第二次旁觀則是對3D身體的所指代的人的觀看。
05. 張沐辰 ZHANG MUCHEN
1988,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
藝術家致力于互動媒體藝術的研究與創作。以冷峻工業質感的機械裝置為媒介,采用互動、分布組網等技術手段,探討與反思當代科技與工業化,娛樂與消費社會中人的情感與異化以及有關算法、人工智能、網絡時代、生命體驗等問題。
張沐辰,呼吸Breathing,2013
尺寸可變Size Variable,交互裝置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作品《呼吸》由安置在環形主體上的12個獨立個體組成。這些每個均配有獨立控制器和傳感器的與防毒面具進行混雜的個體,以機械運動的方式呈現呼吸的狀態。
張沐辰,呼吸Breathing,2013
尺寸可變Size Variable,交互裝置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當觀眾從任意角度接近這些個體時,與其位置相應的個體就會如生命體般自主呼吸,而呼吸的頻率由觀眾與作品之間的距離決定。這些“生命體”,以自主的“生命”機能對外界環境做出反應,將機械呼吸變為交互媒介,并通過自身內部運算,在人或人造物與自然的關系中,呈現出整個生命系統中生物間的關系。通過非生命體的生命特征在觀眾與作品之間建立起一種共存的關系,進而忽略人的主體存在,將自身置于環境、人工、生命的關系之中進行體驗。
CC0592 身體慶典
PHYSICAL CELEBRATION
展覽時間 | DURATION
2018/12/22-2019/02/12
10:00-22:00
(截止入場時間-21:30)
展覽地點 | LOCATION
廈門中華城南區5樓(完美影城旁)
藝術LIVEHOUSE